《〈七略〉"互著"、"別裁"辨正》一文使用《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說明
北京大學中文系講師 楊新勛
《七略》是我國目錄學濫觴時期的一部重要作品,甚至可以說是我國目錄學的發端之作,對後來目錄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無疑,弄清楚《七略》的編纂的思想、內容和方法,對認識我國目錄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但是,《七略》一書亡佚於唐,今天見到的只是散見於古代典籍中的零星引文和簡短說明。雖然,清人嚴可均《全漢文》、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姚振宗《快閣師石山房叢書》等都有《七略》佚文的輯本;但是,所輯條目數量十分有限,而且基本同於《漢書·藝文志》所載,根本無法了解《七略》一書的基本情況。所以,晚清以來,人們對《七略》的研究還是基本承襲傳統的觀點,認為《七略》的情況基本反映在《漢書·藝文志》裡,並用對《漢書·藝文志》的研究來推測、認定《七略》的可能情況。在此基礎上,今人王重民先生較為細緻地探討了《七略》的"互著"、"別裁"情況,認為《七略》中沒有"互著"和"別裁"。
雖然,筆者認為王重民先生所論十分有道理,但是,也發現有疑問:古代編書情況複雜,劉向、劉歆的校書情況複雜。那麼,劉氏在首次做成大型國家書目,對於眾多複雜情況肯定都有一些認識,並提出一些解決方法:有些可能非常有道理,被後人繼承,有些可能並不科學,被後人揚棄;有些雖然可能非常有道理,因為各方面原因,如思想發展、人們忽視等沒有繼承下來,有些今天看來不好的方面,可能反而被繼承並發展了。那麼,有關"互著"、"別裁"的情況是怎樣的,它們在目錄學史上是怎樣發展的,究竟在《七略》有沒有這兩種方法呢?
在此疑問下,筆者又查核了《漢書及補注綜合引得》(燕京大學引得編纂處1940年版)、《文選注引書引得》(燕京大學哈佛燕京學社引得編纂處1935年版)和《初學記》(中華書局1962年版),搜集了五十餘條清人輯得以外的《七略》條目,但是依然感到無法窺見《七略》大致情況。
在此之後,筆者利用《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以下簡稱《電子版》)進行資料搜集和材料分析,進展很快。
首先,我從《電子版》中將《漢書·藝文志》全部拷貝下來,做成Word文檔,作為基本參照,用以比較我所查得《七略》條目,看它們之間的同異。
其次,我用全文檢索,搜集《文淵閣四庫全書》(以下簡稱《四庫全書》)中的所有《七略》條目。發現《四庫全書》中正文有896個"七略"匹配,注釋有522個"七略"匹配。這其中有古代反切注音的情況,又除去"七略反"34個匹配,"七略切"14個匹配,基本上知道了《四庫全書》所收的《七略》的大致條目。
第三、搜集這些條目,刪去重複的和基本上無意義的條目,將剩餘條目做成數據庫,即為《七略》大致情況,以之與《漢書·藝文志》比較,發現《漢書·藝文志》除去新增書之外,基本上是《七略》的節略本,人們傳統認識基本可靠。
第四、就搜集材料的出處,定出與《七略》密切相關的目錄書和其流傳、亡佚的情況。在以上條目調查中,發現各有數十條與《七略》、王儉《七志》、阮孝緒《七錄》、《隋書·經籍志》、王應麟《玉海》、馬端臨《文獻通考》等有關的材料,通過分析得出它們之間的關係。分析條目,看《七略》流傳、亡佚:唐代《文選注》引用了47條《七略》條目,《初學記》引用了8條,《藝文類聚》引用了3條。此後,宋人的引文多為轉引前人。基本認定,傳統認為《七略》亡佚於唐之說成立。
第五、查閱與《七略》有關的劉向《別錄》情況及有關劉向、劉歆的生平和校書情況。根據歷史上名為《別錄》的書很多,劉向校書產生的目錄書《七略別錄》一般稱為"劉向《別錄》",檢索《電子版》"劉向別錄"得正文273個匹配,注釋454個匹配,"劉向七略別錄"正文7個匹配,"劉向七略別錄"注釋4個匹配,兩者相合,即《四庫全書》中所錄劉向《別錄》的情況。翻閱這些條目,大致知道劉向《別錄》為《七略》成書的前本,《七略》為其節略。又利用專書全文檢索,查閱劉向、劉歆在《漢書》的出現情況,得劉向203個匹配,劉歆127個匹配。翻閱這些條目,了解了劉向、劉歆的基本情況和校書的大致過程。
第六、著手撰寫論文,並隨時查閱《電子版》。基本搜集差不多後,通過統盤思考,開始著手撰寫。在撰寫中,發現《漢書·藝文志》所載書大多亡佚,有些情況複雜,具體情況爭議紛紜,如《鶡冠子》、《尉繚子》、《龐煖》等書真偽、歸屬都成問題,遂利用《電子版》檢索這些書的著錄情況,基本得知其情況,再查閱有關這些書的清人研究和二十世紀以來考古發掘的情況,多方參閱,基本得到了這些書相對真實的情況。
總之,最後,終於撰成此文。雖然,利用《電子版》的方法有限,但是相對來說花費的時間較多,次數較多,深感十分方便。可以說,《電子版》是筆者撰寫此文的一個得力助手,如果沒有《電子版》,這篇論文是不會這樣如期完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