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dePage="65001" %>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

我与《文渊阁四库全书》

 

余石屹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初次见到《四库全书》记得是八十年代末期在北大英语系读研究生的时候。那时候常去北大图书馆二楼北头的阅览室自习,一天突然见到借书台旁边多出不少书架,上面摆出来许多木版印刷的线装书,出于好奇我上前从架上随便拿下一函,取出一册,翻开书页,泛黄的土纸,沈沈的墨字,和着淡淡的尘土味展现在我眼前,这些时间的标记使我这个读外文的学生不禁肃然起敬,竟然连续几天晚上跑去阅览室,拿出几册来翻翻。当我知道这是我国最大最权威的一部丛书后,就试着按书名去找自己知道的几本书,结果是一阵乱翻而一无所获。或许正是这样的迷茫,那些藏在匣子里的书对我越发神秘起来。后来越想在其中找出线索越是找不到北,最终便生出了一种莫名的怨气,暗自庆幸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要求读这类乱七八糟的古书。

不料几年后,在美国攻读比较文学专业博士学位时又要翻看这部丛书了。那是因为选了东亚系的课,做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参考不少古籍,学校东亚图书馆的很多古籍都没有新的注本,其中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的《文渊阁四库全书》就是最常用的丛书。这套书虽然从印刷到装帧都很精致,也配有目录之类的检索工具,但要在装满几大书架、有一千五百卷的巨型丛书中去找到所需要的书,对我这个基本上没用过这部丛书的人简直就如大海捞针,要是遇到错卷,想找的书就根本找不到了。那时老师布置的作业常常要求学生在读过前辈学者写的文章后为文章中的引文加注,找到引文的来源,以便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本意。而那些文章多数没有加注的习惯,作者大多是学术大师,广征博引,天南地北,要想找到那些只言片语的出处实非易事。比如,首先要知道引文引自什麽书,才能去找。但等费了不少周折,弄清楚所引之书的书名之后,这往往才只是全部工作的开始。最难的是要准确无误地找出那些只言片语在原书中的所在位置,注明页码和行数。如果是看过的书,脑子里多少还有些印象,还可以按记忆寻去,找到还不算很费工夫。但要是遇到从未谋过面的书,而且那书还奇厚无比,可就惨了。为了一行字,一本书翻来覆去不知要翻多少遍,有时坐了一个晚上仍是两手空空如也;有时即使找到了一个出处,心里还是不踏实,生怕那几个字在别的地方还用过,所以常常非得把全书从头到尾翻上一遍方得安心。即使这样,老师返回的作业上还是常有页码和行数错误的批注,手捧这样的作业常会独自汗顔,自悔不该如此草率从事。

最初的这些训练虽然艰苦,但帮我消除了神秘感,为我打开了走进我国这部伟大的文化宝库的大门,并且在研究上培养了一种难得的人文科学精神。后来随着学业的进步,逐渐学会了使用索引这一类工具书,它们对后来的学习研究帮助不小。起初最常用的是哈佛燕京学社组织编写和出版的三十几种古籍的引得,但这套引得编写年代较早,编写技术不很完善,所覆盖的古籍数量太少,所以很快就显得不够用了。还记得日本学者编的《大藏经》以及其他一些释家传记的索引也非常有用。另外要想参考的话,就只有些零散的索引,它们往往是由研究某一方向的学者在研究中顺便编写的。总起来说,这些工具书都非常有用,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字的检索还不够彻底和完善,所依据的版本不统一,检索的方法陈旧。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版了由陈方正和刘殿爵主持编写的汉籍逐字索引丛书,这套丛书利用现代电脑技术实现了逐字索引,而且在所选古籍的版本考证上花了很大功夫,尽量为读者提供一种最权威的现代版本作为引用的底本。但是我在使用过程中觉得,这样一来有点强人之难,因为要放弃自己习惯的版本而去采用该套丛书所提供的版本,是件很难的事,会引起各种不便。另外,这套丛书的检索方法还停留在传统的方法上,他们还没有充分利用现代电脑技术,使阅读、检索、研究和编排一体化。

1998年我在修改拙作准备出版时,得知具有革命性检索功能的《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即将在香港面世,欣喜十分。我意识到他们正确地选择了四库全书作为检索底本,这不但解决了版本的统一标准,而且使得这套高质量的丛书获得了新的生命, 同时他们还革新了检索方法,使之跟上了现代电脑技术的步伐。我立即向当时供职的University of Oregon东亚图书馆推荐,建议他们尽快订购这套电子版四库全书,以提升图书馆的库藏水准,为许多像我最初接触四库全书时那样不知所措的读者免去许多尴尬和迷茫,使更多喜爱中国文化的人文学者能够比较容易地跨进这一丰富多彩的思想文化世界,尽情地浏览几千年中华文化和思想的结晶。虽然后来图书馆买来装上向读者开放时,我的书已基本脱稿,来不及全面参考使用这套电子版四库全书,但是我仍用它来验证了一些引文,为此我感到十分满意。正是因为电子版的四库全书,这套曾经让我望而却步的丛书从此离我更近了。

                                                                                                                2005年2月于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