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明憲宗崇奉藏傳佛教

《元明北京建都与粮食供应-略论元明人们的认识与实践》

 

王培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教授)

 

内容提要

自然条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是社会实践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历史理论研究中非常值得关注的重大问题。自然条件提供了人类活动的空间、劳动对象,和社会赖以发展的资源条件。处理好自然条件(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和国家、社会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总结历史上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一般官员和学者关于自然条件与政治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和实践,既是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研究中亟需探讨的学术问题,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文革”前,关于自然条件与历史发展的关系问题,几乎成为理论禁区。近30年来,这一问题逐步受到重视,研究工作有了一定的进展。陕西师范大学史念海先生、复旦大学谭季骧先生和北京大学侯仁之先生等历史地理学界前辈所带领的各学术团队,以及各高校和科学院的历史地理学者,都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做了许多实际的研究和考察工作,为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科,对自然条件(含地理条件)与历史发展关系的研究,有比较重要的认识成果,如,前辈学者白寿彝先生提出,要从地理条件的角度,解决中国历史上的重大问题(见《河山集.序》);瞿林东教授具体研究了中国的地理条件与历史发展关系(见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导论卷》第二章),总结阐明并推进了这一历史理论的研究。邹逸麟教授专门研究了元明清运河的历史地理问题,他指出山东运河有违或破坏自然条件有三点,即山东地区水源不足,人工运河设施破坏了原有的天然水系,导致沿运地理环境的变化;黄河与运河的矛盾;山东运河的兴建严重影响了鲁西南地区沥水的宣泄,成为洪涝碱不断的常灾区;同时他指出运河发挥的经济作用有很大限度,并且以牺牲当地农业为代价。王育民教授和姚汉源教授都认为运河的副作用。史念海教授重视研究中国古都形成的地理因素等问题,他认为古代国家在选择都城时,不仅重视都城自身的地理条件,还要考虑其周边广大地区的地理条件,如进行农业生产所需要的水土条件,运输物资所需要的交通包括陆路水路海道条件。他认为,从遥远的地区运输粮食,供应都城的军糈民食并非易事,其间的困难亦复不少。举其要者,约有三点。第一,自然水道的艰险。第二是人工水道开凿的不易。第三,维护自然水道和人工水道的艰难。作者受到冯柳堂、冀朝鼎、白寿彝、史念海、邹逸麟等前辈学者的思想影响,在自然条件和历史发展这一学术命题下,在瞿林东教授指导下,经过多年的努力,完成了《元明北京建都与粮食供应—略论元明人们的认识与实践》一书的写作,并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重点资助,在2005年出版。2005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北京师范大学推荐七篇论文,其中之一就是这本《元明北京建都与粮食供应》。2006年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中,又被推荐为历史学科候补专著。(其余被推荐的著作作者,多为在世,或去世的老先生)

全文包括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结语五部分。绪论主要阐述四个问题:自然条件与历史发展的关系、基本问题概述、学术史回顾、本文的任务。作者从自然条件与人类社会互动视角切入,将元明时期北京建都与粮食供应相联系,考察元明时期人们的认识和实践。具体论述了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关于京师地理条件的观念及变化;第二,关于北方农业生产与京师仰食东南的矛盾及意识;第三,关于漕运海运与地理条件的关系及认识。下面具体介绍如下。

第一章,关于京师地理条件的观念及变化。包括:元明两都(京)制的确立及其认识基础,关于京师地理位置具有联系南北两大区域的共同认识,明朝人们对京师战略位置与京师安全的忧虑,对京师和北边粮食供应的议论。元明人们的认识,有其产生的客观历史基础,因此有合理的地方。作者认为,都燕主要是出于地理形势与政治需要的考虑。自然地理条件是促成元明两朝都燕的一个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中国历史发展格局的变化,辽以燕为南京,金迁都燕京的历史传统,人们的认识特别是统治者的认识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第二章,关于北方农业生产与京师仰食东南的矛盾及意识。包括:关于京师、畿辅发展农田水利的实践和正反两种认识(支持和批评),国家管理西北农田水利法典化意识的恢复和淡漠,京师粮食供应依赖东南的基本国策,江南官员学者之江南赋重意识和发展西北水利主张,北方官员反对发展西北水利的意见。作者认为,北方五省农业水平落后有多种因素,但对北边粮草供应负担不轻;京师粮食仰给东南之国策,其得在于使京师百官军队得到粮食,失在于造成东南和西北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更加不平衡,造成运河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江南官员学者思想意识上的不满和批评。江南官员学者发展西北水利主张有合理性,即揭示了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与国家财政政策关系,但没有认识到北方五省发展农田水田的水源不足。

第三章,关于海运漕运与地理条件关系的认识。包括:对运河(主要是通惠河和会通河)水源不足的认识,国家维护运河漕运的法典化意识的形成和强化,对海运漕运保证京师粮食供应的肯定,对运河违背自然条件特性的认识,明朝关于海运的三种意见。作者认为,运河和海运是人们认识改造利用自然的成果,但运河违背自然特性和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多。建都与运河、海运关系密切,都城应该接近财赋区,或者海运粮食;既然建都北京,就应该利用接近天津港和山东海运通衢的自然条件,而不应该仅恃运河一衣带之水。

以上三章均先回顾元明以前人们的观念与实践,然后阐述元明时期人们在相关问题上的认识与实践,以便作历史的比较研究,同时对元明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官员和学者的各种论点作出自己的评价和分析。作者提出了一些比较有创新意义的观点:

第一,论证了元明都燕是出于地理形势和政治需要的考虑,但京畿农业条件有限,于是依赖漕运海运东南粮食以供应京师及北边,导致了东南和西北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更加不平衡、运河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等自然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

第二,提出并论证了元明时期国家西北农田水利管理法规化意识和政策的论点,阐明了元明京师粮食依赖东南基本国策之起因、得失、后果。

第三,探讨了元明时期是江南官员学者具有江南赋重意识,并提倡发展西北水利,及北方官员反对发展西北水利的认识根源和经济根源,并指出了江南官员学者发展西北水利主张的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第四,分析运河自然条件之不足、运河利用中存在违背自然特性、造成漕运弊端的自然条件因素。同时也指出了由于认识到运河自然条件之不足等问题,元明统治者产生并强化了漕运管理的法典化意识和政策。

结语,总结元明人们的认识与实践在历史理论上的价值,及其对今日政治经济生态建设的启示意义。

这本书的理论价值,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1)作者将元明人们关于自然条件与政治经济发展关系之认识纳入史论范畴予以考察,元明人们的认识的主要成就,如人们有意识地去反省改造利用自然(运河)的负面后果,最高统治者认识到运河水源不足而产生了强化漕运的法典意识与政策,等等,都丰富了古代历史理论的内容,扩展了历史理论研究的领域。

2)前三章提出的几项创新性的见解,阐述了元明时期京畿自然条件与历史发展之关系的理论。结语中论证了汉、隋、唐、宋时期和元明时期人们对建都认识的差别、对运河自然条件作用和效果认识上的差别,比较准确地评价了元明人们认识在整个认识过程中的地位;论证了元明时期政治家、官员和学者对自然条件不利因素之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如由于认识到运河自然条件不足,元明时期统治者采产生并强化漕运法典化意识与政策。

3)作者所在单位对自然条件与历史发展关系的研究有重要成果,白寿彝先生提出了要重视解决的几个重大问题,瞿林东教授阐明并推进了这一历史理论的研究,论文又推进了对这一历史理论的认识,具有比较重要的理论价值。

4)论文的不同章节对秦汉至元明清的相关认识做了考察,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理论专题史的撰述。

这本书也有很现实意义。简单强调历史研究为现实服务固然不妥,但脱离现实的研究,史学的发展会受到限制。史学研究中选题的现实意义,源于作者对历史和现实内在联系的深刻思考。本文的优势在于取角新颖,现实性的意义明显。作者从元明人们关于建都北京与粮食供应的认识与实践,得出了三点结论:保证粮食安全,既要依靠国家的调控,也要依靠市场;变西北粮食生产的劣势为生态建设的优势;建设开放的交通运输系统。作者从学术研究的层面,引申出并强调了国家粮食安全与西北生态建设的概念,其现实性的意义更加明显。可以说,论文是我国经世致用史学传统在当代条件下的继承和发扬。